乌鲁木齐:路平心畅“绣”出新颜值
来源 |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 发布时间 | 2025-09-02 12:09 | 阅读 |
---|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九月时节,漫步乌鲁木齐的主次干道,不少细心市民发现,道路更加平整,人行道花砖愈发整齐,绿化带也被缤纷的花卉与绿植点缀得焕然一新。
这些细腻而真切的变化,正是乌鲁木齐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用心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国际城市”的生动缩影。
路面“微创手术”,市民出行更舒心
9月1日早9时30分,早高峰的会展大道车流如织,却通行有序。刚刚完成铣刨罩面的机动车道黝黑平整,交通标线清晰醒目。家住附近的市民阚博感慨:“现在路面特别平,开车噪音都小多了。”
改变不止于会展片区。今年以来,水磨沟区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对红光山路、会展大道、凤起街等多条道路实施系统改造。区城市管理局市政市容设施管理站站长马文彬介绍,这些道路因湿陷性黄土地质和超期服役等原因,破损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我们不仅重新铺设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还同步更新停车位、充电桩乃至地下通道,全面改善片区交通环境。”
截至目前,水磨沟区已完成机动车道铣刨罩面17万余平方米,人行道铺装1.68万平方米,更换路沿石和路界石超1万米,一批老旧设施实现升级。
曾经,经开区(头屯河区)部分道路绿化带端头在刮风时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水漫溢,行人需踮脚绕行。如今,这些市民反映强烈的“痛点”正被逐一化解。
在大白山街,以往裸露的黄土已被灰白相间的透水花砖覆盖,整洁美观且有效防尘防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王悦然说:“以前最怕下雨,一脚泥泞。现在不管什么天气,走起来都清爽干净。”
今年,该区聚焦学校、小区、公交站等人流密集区域,采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材料,对728处绿化带端头实施硬化改造,铺设花砖约1.04万平方米,增设树篦子536个。“这些‘微改造’既解决了扬尘和泥水问题,也成了街头一景。”市民黎鹏称赞道。
老街巷“精修细补”,提升城市品质
在天山区赛马场路,施工人员正操作小型机械对局部破损路面进行切割凿除,随后清理基层、喷洒沥青、压实整平……一套流程快速专业,不到两小时,一处坑洼便修复完毕。
“我们坚持‘小修不过夜、大修不间断’,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天山区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管理站站长孙志强说。该区针对十七户路、大湾南北路等老城区道路实施精细化修补,累计维修路面4.86万平方米,维护人行道7156平方米。
同样的精细化作业也在高新区(新市区)展开。通过对北京路、新医路等主干道实施铣刨罩面5.16万平方米,并同步完善附属设施,道路通行体验显著提升。
“人民城市”的暖意,正体现在“家门口”的点滴变化中。
沙依巴克区揽秀园西街以往路面龟裂、地砖松动,近期集中整治后,5200平方米路面得以修复,200平方米标线重新施划,护栏和隔离柱也焕然一新。
“路平了,灯亮了,散步心情都舒畅了。”家住揽秀园社区的退休教师田里坤笑着说,“这些变化看似细微,却是我们老百姓天天感受得到的实惠。”
从修补一条裂缝、更换一块地砖,到硬化一片黄土、增设一处停车区,乌鲁木齐道路提升工程未必是宏大炫目的“大项目”,却充满了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民生温度”。
市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管理科副科长冯小龙说,下一步,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将扎实推进秋季道路集中修补,聚焦路面坑槽、沉降等病害,同步维护人行道花砖和路沿石,精准破解通行痛点。据统计,2025年秋季计划集中修补道路41.34万平方米。
正如市民李涵颖所说,“路好走了,心气就顺了。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