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 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乌鲁木齐社会各界奋勇前行
来源 | 新疆网 | 发布时间 | 2024-06-26 11:06 | 阅读 |
---|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王丽丽 江斌伟 王煜 唐红梅 牟敏)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乌鲁木齐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作为乌鲁木齐科技主管部门,这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乌鲁木齐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积保说,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优化要素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梳理11个特色产业29个细分领域产业链条现状,加大对乌鲁木齐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以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继续深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行动计划,通过政策叠加、服务集成,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乌鲁木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服务体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深化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由新疆本土企业金风科技参与完成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科技技术,分别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作为风电领域的领军企业,金风科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至风机产品研发设计、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安装、风电场建设运维及风机回收全流程,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等方式打造环境友好型风机。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金风科技全球累计装机超过119GW(1.19亿千瓦),累计全球装机数量超过5.1万台,累计出口海外风电机组总量占中国总出口量的近50%。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对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视倍感振奋,他说,企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力争攻克更多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技术。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副校长孙晓伟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认真记录了下来。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孙晓伟说,学校将通过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不断强化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乌鲁木齐众维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曹骥带来新的启示。
曹骥说,作为“创客中国”新疆创新创业大赛的承办方之一,将通过搭平台、聚资源、配服务的方式,促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培育人才链”的融合,聚焦最具“引擎”效应的颠覆性技术,在新疆发掘和培育出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更好地帮助企业和创客获得项目落地资源、促进项目成果转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枢纽,一手牵技术,一手连市场,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价值“倍增器”,也是促进科技企业培育的重要“合伙人”。
启迪之星(新疆)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该孵化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为入驻的企业搭建平台。今年3月,借助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机遇,中亚华侨华人友好协会新疆启迪创新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推动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华侨华人友好协会与启迪之星(新疆)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合作,为企业在中亚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科技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开辟制胜新赛道、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示范。”新疆启迪之星科技企业孵化器执行总经理赵想安说。
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高污染废水处理零排放第一品牌,致力于多水源开发、高污染废水零排放、健康水产业等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付说,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将继续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支撑各个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我们只争朝夕,破解有挑战、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震雷说,新疆是典型干旱区,这里地形地貌类型丰富,是开展干旱区研究绝佳的天然“试验场”。今后,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切实做好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西部生态屏障安全和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一代代人铸就的科学家精神,正指引着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们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扎根沙漠32年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新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全国水土保持青年科技奖,全国治沙暨沙产业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也被誉为沙漠公路防沙治沙第一人。
徐新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又一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冲锋号,更加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目前,他正在指导更多年轻人加入荒漠化防治的队伍中,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经验推广出去,为中亚、非洲乃至全球的荒漠化防治作贡献。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果实品质调控岗位科学家潘明启、张雯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已工作40余载,带领团队持续攻关葡萄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与优质果品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工作,曾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农业科研离不开心系国家的情怀、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雯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科技促进新疆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促进该产业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