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2位作家荣获“中华铁人文学奖”
来源 | 米东区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2023-10-27 17:10 | 阅读 |
---|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许倩报道)近日,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评奖活动落下帷幕,2位米东区作家分别荣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奖和“中华铁人文学奖”提名奖。10月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两位作家都在着手准备新作品。
据介绍,“中华铁人文学奖”是我国石油石化海洋石油行业最高级别的文学大奖,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和铁人文学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轮流承办。经过评委会评审,本届共评出46部(篇)作品奖和14名个人奖。
其中,乌鲁木齐石化公司退休员工徐智勇的长篇小说《大国脉》获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奖;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新闻媒体中心副主任玉苏甫·艾沙的长篇报告文学《博格达来信》获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提名奖。
73岁的徐智勇退休前是公司专业编剧、作家,少年时家庭变故的特殊经历让他充满了表达欲,18岁就立志成为作家,书写普通人自己的故事。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徐智勇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人持续奋斗的艰辛历程,以及千万劳动人民为富国强国付出的不懈努力。
《大国脉》是徐智勇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之间连接的有感而发,小说以建设国家能源大动脉为主线,通过三代石油人在国家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和“西气东输”建设工程中的真实经历,生动描述了几代石油人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努力创新,为国家石油事业奉献终生的奋斗故事。
玉苏甫·艾沙一直以来从事翻译工作,《博格达来信》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以乌石化公司新闻媒体中心微电影《博格达来信》为蓝本创作,以驻村工作中与村民相处的点滴和驻村点的青年人陆续走出村子来到乌鲁木齐工作等故事为主要内容,书写村民的变化、乡村的变化,呈现出新疆脱贫攻坚事业的精彩一角。
为了这本书,玉苏甫·艾沙先后采访300多人次,以自己多年新闻工作者从业经验练就的平实自然的文笔特色,真切、真挚地记叙了驻村干部与村民相处的点滴细节。
玉苏甫·艾沙:这是我的真实故事,也是同事们驻村工作中的真实场景。我一直很遗憾,驻村的故事没有跟大家分享完,‘中华铁人文学奖’给了我莫大的信心继续创作。眼下我正在筹备另外两部作品,希望以新闻人的感触,记录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