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东区:千余亩订单式葫芦瓜籽将销往内地
来源 | 米东区零距离 | 发布时间 | 2023-10-12 17:10 | 阅读 |
---|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冶梓杰报道)金秋10月,米东区各乡镇特色农作物正陆续进入采收期,处处充溢着丰收的靓丽色彩。10月10日,记者在长山子镇新庄子村采访时了解到,种植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集中连片规模化打籽葫芦瓜喜获丰收,种植户组织机械抢抓农时忙采摘,采收的瓜籽将全部销往内地。
在新庄子村打籽葫芦种植户马军的地里,一大片成熟的打籽葫芦等待采收,全自动脱籽机在地里来回穿梭着,将一个个形态匀称、色泽金黄的葫芦瓜采收、打碎、脱籽,瓜籽全部留在了收集箱里,金灿灿的打籽葫芦地里,隆隆的机械声,奏响了“丰收赞歌”。
村民马军今年40多岁,在种植打籽葫芦瓜的同时,还经营着自己的畜牧养殖。今年,马军和其他几个合伙人是第一次种植打籽葫芦瓜,在经过对市场考察后,马军今年种植了1200亩。目前,采收已接近尾声。
据介绍,籽用葫芦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而且经济效益好,产量也比较稳定。近年来,籽用葫芦在米东区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在种植前,马军也有过担心。“那就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村“两委”和马军及合伙人先找好收购厂家,形成订单种植收购,解决后顾之忧。
马军说:了解到市场中葫芦瓜籽的前景比较好,通过村上的帮助和朋友的渠道,联系到了内地的厂家,就签订了种植收购订单,今年开春就着手开始种植籽用葫芦。
马军就与村“两委”和合伙人共同商议寻找技术人员,以股份制形式共同种植。
马军说:从春季播种到生长、田间管理,村上积极协调农业技术人员来到地头,手把手讲解种植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们今年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预估亩产能达到200公斤。
马军看着地头丰收的打籽葫芦,向记者说起了葫芦的种植情况,并估算着今年的收入。
马军说:现在我们千亩葫芦籽已经获得丰收,一公斤价格在20块钱左右,增加了我们种植葫芦的信心。明年继续规模化种植,扩大种植面积,计划种植到1500亩左右,提升收入。
据了解,打籽的葫芦经过晾晒后,还将统一运往加工厂进行初步加工,之后将全部打包,通过铁路运输至内地厂家。
新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马忠华说:2022年,新庄子村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始土地流转工作,将全村70%的土地收回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连片和规模化经营种植的方式,使小田变大田,节约了土地成本,增加了产业收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土地规模化种植,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