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铆足干劲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 ——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乌鲁木齐市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 | 新疆网原创 | 发布时间 | 2023-02-08 17:02 | 阅读 |
---|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盖煜 江斌伟 宋建华 郭军鸽 贾梦妍 王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2月6日,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传递的新信息、谋划的新思路、部署的新举措,在我市引发强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安排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积极贡献首府力量。
压紧压实责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此次大会,敲响了新疆铆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催征战鼓,也激发起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昂扬斗志。
“产业兴,百业兴。我们要加快构建具有都市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农业科副科长王雅俊说,今后将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的重点,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强镇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市供销社党委书记陈辉说,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优势,将高产与优质高效充分结合,继续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积极做好农资供应保障,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为农社会化服务能力,为提高粮食生产产量作出应有贡献。
“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乌鲁木齐县甘沟乡党委书记夏开锋将大会中的这些内容重点标注。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把这盘大棋走好,关键要靠坚持党的领导,关键要靠建强党的干部队伍。”夏开锋说,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基层干部带强、把党员队伍带强,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动各族群众把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上来。
推动产业升级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群众要致富,产业是支柱。”达坂城区东沟乡党委书记郭光勇说,近年来,东沟乡持续引进新品种,种植百合、大葱、玫瑰、沙棘等农作物,不仅作物种类有了突破,乡亲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眼下,该乡正积极谋篇布局,以种植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会议提出,大力实施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培育发展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米东区羊毛工镇党委书记桑梓槟说,去年,镇上开展了给排水工程和天然气工程,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X137线全线建成贯通,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在确保继续种植好2.3万亩水稻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进一步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作物,以稻海观光为特色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着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会议提到的“以水定地、因地制宜扩大耕地种植面积,系统谋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内容,令新疆银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米东种植基地负责人刘翀倍感振奋,也对今年在米东区及周边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充满信心。
刘翀说,去年,他们在米东区流转耕地7500余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面积,按照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等标准建设现代化种植基地,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盘活闲置土地的同时发展现代种植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的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达坂城区科技特派员王俊杰说。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永恒的动力。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春节王俊杰也不闲着,接连参加了几场农业技术培训,眼下又为乡亲们操心联系小麦新品种和蔬菜种子。
王俊杰说,他要把自己从技术培训上获得的知识送到农民手中,以知识武装“新农人”头脑;带着乡亲们种植优质春小麦,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大力发展大田蔬菜,种植秋葵、紫苏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蔬菜,共走致富路,播撒乡村振兴“新希望”。
促进持续增收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乡村振兴,核心在于农民增收,最终目的是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发展局)驻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东梁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何新宁深感重任在肩。“我们将继续与村‘两委’形成合力,抓好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拓宽增收途径,让村民更切实地享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成果。”何新宁说。
“新疆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是传统畜牧业优势区,我们是‘背靠资源好吃饭’。”新疆金驼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赵永刚说,近年来,牛羊肉、牛奶、驼奶等天然绿色有机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这两年,公司在标准化引领下,针对特种乳生物活性功能,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将高温加工工艺改造成低温加工工艺,更好地保留特种乳的生物活性营养成分,销量也不断增长。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拓展公司业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人居环境有颜值,村民致富有路子。冬日的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一片祥和宁静,柏油路两旁,民居排列有序,干净整洁。该村被列入“全国旅游重点村名录”。
村民马振军说,如今,村上有垃圾车收运全村垃圾,夏天有洒水车洒水降尘,冬季有清雪车及时清雪,每个月还会开展卫生整治,村里一派村美人富的新气象。
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农村现代化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让马振军更有期待了。“乡村美了,游客来了,村庄变成了度假村,我们得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唱出乡村振兴的最强音。”马振军说。